群英有为 矛盾有解 岳阳楼区法院康王法庭“群英断是非”工作法打造基层新“枫”景
2024-07-18 12:00:49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湖南法治报 | 编辑:谭好 | 作者: | 点击量:46562         

湖南法治报全媒体记者 曾雨田 通讯员 杨青

高价彩礼引发纠纷?群英议一议,杜绝高额彩礼写进了村规民约;农民工工资拿不到?群英断一断,欠薪问题优先处理……

岳阳市岳阳楼区法院康王法庭辖区有17个社区,25个行政村。人口流动频繁,矛盾纠纷频发。先忧后乐的岳阳人如何改变这一局面?

近年来,康王法庭把“群英断是非”工作法融入诉源治理全过程,让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在巴陵大地落地生根。自此,群众身边人等都化身“群英”,用群众熟悉的语言讲群众听得进去的道理,解开了群众心中千千结。

2023年11月6日,康王法庭“群英断是非”诉源治理工作法入选全国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先进典型,这是全国法院唯一入选的法庭。

“群英”进社区解民生难事

“陈庭长,马上就要过年了,几百个农民工的血汗钱却拿不到,这可怎么办?”2023年年底,某工地200多名农民工被拖欠工资400余万元。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和社区多次协调没有结果。没办法,社区只好求助法庭。

考虑到这一系列纠纷影响重大、涉及人数较多。今年1月,康王法庭庭长陈正荣在工地组织了一次“群英会”。除了建筑商、开发商、房地产市场服务中心等人员,法庭还请来了社区调解员、住建局、人事局、劳动大队、农民工代表等“群英”,一起商讨解决办法。讨论过程中,住建和人社局从政策方面说服建筑商和开发商,社区调解员梳理了农民工遇到的问题和诉求……大家齐心协力,寻找问题最优解。

最终,建筑商、开发商同意优先处理农民工工资问题。农历新年之前,工资全部到账。

“没有想到这么多人主动为我们解决问题,更没想到问题解决得这么快,太感谢了!”拿到工资,农民工杨某岩连连道谢。

近年来,康王法庭不断更新细化“群英断是非”工作法的实践内容。成立“群英”解纷工作室,由社区工作人员日常收集纠纷信息并制定台账。对接法官每周固定时间到工作室化解纠纷。同时,在辖区13个社区设立“群英断是非”便民联络点,提供政策指引、法律指导服务,解决不少民生难事。

对于拖欠农民工工资、征收补偿、相邻权纠纷等冲突较大案件,法庭常态化开展“群英”巡回审判。通过法庭示范调解,推动纠纷批量化解。2023年以来,法庭共开展巡回审判23次。

此外,为提高“群英”解纷能力,法庭还建立定期法治培训机制,对社区干部、人民调解员等进行法律培训。现在,社区又发展出自己的“群英”,有什么疑难杂症,居民党员直接牵头召集“群英断是非”,实现充分自治。

2023年以来,康王法庭诉前调解案件563起,受理案件数量逐年下降。

“群英”进乡村弘扬社会新风

以前,茶蔸村村民最怕就是因婚返贫,但为了面子,谁也不愿意主动减少彩礼。现在在康王法庭指导下,村民将杜绝高额彩礼写进了村规民约。

今年1月,康王法庭受理了一起彩礼纠纷。2020年,王某与李某某经人介绍相识。去年,双方办了婚宴,男方支付了18万元彩礼。此后,两人多次发生争吵,迟迟没有进行婚姻登记。王某遂向法院提起诉讼,要求李某某退还彩礼及见面礼等。

“我们家为了娶媳妇已经花光了积蓄,她不愿意和我领证,那就还钱。”“我已经和他办婚礼了,名誉已经受损。”调解过程中,双方争锋相对,互不相让。承办法官许君龙当机立断召开“群英会”。挑选媒人、村委会工作人员、双方挑选的乡贤代表组成“群英”调处纠纷。村委会门口,大家围坐在一起,从情、理、法角度引导双方换位思考。最后,双方达成了一致意见。

“我没什么文化,没想到和法官一起把纠纷解决了。”参与调解的媒人既欣慰又开心。

陈正荣告诉记者:“这就是‘群英断是非’的最大优势。不给‘群英’设门槛,只要对当事人说话管用,能化解矛盾,人人都能成‘群英’。”

当天,法庭还向当地群众讲解了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《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》。经充分讨论,村民代表结合法律规定和当地习俗,一致表决通过本村婚约彩礼总额不超过8万元,并纳入《村规民约》。

目前,在康王法庭的努力下,已经有18个村(社区)在村规民约中明确反对高额彩礼和攀比之风,树立起文明婚嫁新风。

“近几年,村里好多群众都当了一回‘群英’。除了彩礼纠纷,还调解了赡养、离婚、征地拆迁等纠纷。不仅纠纷解决了,村民的很多陈旧观念都发生了变化。”茶蔸村村干部李澎明显感觉到,现在村风越来越好了,纠纷也越来越少了。

“群英”进企业开具发展良方

“企业今年经营情况如何?是否遇到什么法律问题?”近日,岳阳楼区法院党组副书记、副院长苏昕带领康王法庭法官来到某公司,零距离为其提供司法服务。

曾经,该公司一年就有46起案件被诉至法庭。纠纷源头在哪?去年11月,法庭法官梳理了近年来该公司所有纠纷,发现大多为建设工程施工分包合同、买卖合同案件。岳阳楼区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胡波告诉记者,这意味着该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明显存在合同审查机制不健全、合同履行过程不规范的现象。

法庭点对点开出司法良方,向该公司发出司法建议,建议其加强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,建立法律纠纷风险排查机制,提高合同履行能力;同时,完善企业法治合规管理机制。该公司也复函表示,将提高合同评审质量,做好各类风险管理措施的法律审核。

今年截至目前,该公司到法院的纠纷仅14起。

近年来,法庭为辖区多个企业进行法治体检,为企业解决发展病灶,开出司法良方。常态化走访调研辖区各类企业,向企业发送司法建议、风险警示,助力企业健全内部治理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。多次召开企业座谈会问需于企、问计于企、问效于企。

同时,完善涉企纠纷诉前调解机制,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作为“群英”诉前调解涉企纠纷,与党政部门联合共建法院+N多元解纷大格局。精耕细调,专业解纷,成效显著。今年来,法庭诉前化解涉企纠纷162件。

基层治理,既是国家治理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也是人民群众感知公共服务质效和温度的神经末梢。岳阳楼区人民法院院长李卫东表示:“下一步,我们将继续用活‘群英断是非’工作法,用人民群众的智慧解决人民群众的纠纷,切实将纠纷解决在源头,真正实现案结事了,激活社会基层治理的一池春水。”

责编:谭好

一审:谭好

二审:伏志勇

三审:万朝晖

来源:湖南法治报

关于我们-商务合作-法律声明-联系我们
广告热线:0731-84802118 湖南法治报官网ICP备案号:湘ICP备19000193号-3 版权所有:湖南金鹰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《湖南法治报》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